close
慈佈大學好友「闕佬」月前發了一封email給全省各地的親朋好友,宣稱女兒七月大學畢業之後,將與朋友一起徒步環島,請求大家沿路照顧。在長濱住了三年,經常在海岸公路看到不同年紀的男男女女騎自行車/機車環島,印象中只遇見一位五十上下的男子戴頂斗笠在烈日下踽踽獨行,那清瘦身影透著一股遺世獨立說不出的飄逸。

甚麼人會選擇這種近乎自虐的旅行方式?雙腳不斷變換時他在想些甚麼?為甚麼他能夠拋開生活、工作的束縛?這趟旅程之後他會有甚麼改變……?目送那人逐漸消失在地平線之際,我的腦袋浮起不同念頭,隱約感覺自己也蠻羡慕單調的日子裏能夠偶爾有這種極端反差的生活模式。

羡慕歸羡慕,一頭栽入民宿的籌畫迄今這仍然是一個想來有些飄渺的夢,所以對於朋友的女兒年紀輕輕有此壯舉,我是羡慕與佩服兼而有之。
 



但一個多月的時間實在太久,在送往迎來的忙碌中很快就忘了這事,直到昨天晚上慈佈忽然接到小涵(上左)電話,表示與好友「阿多」已走入長濱鄉境,這才驚覺兩位小妞真的已經從台北→台中→屏東→台東離家出走了一個多月,幾天來耽心慈佈身體不適的心情立即飛揚起來,夫妻倆在月夜中連忙驅車前往迎接。


 
在「長濱100號」用餐時,特別介紹鬼靈精怪的小主人「安心」與兩位大姊姊認識,讓她近距離感受有人用這種方式體驗不同的生活(攝影師是另一位隻身在東海岸享受優閒生活的女孩「蝴蝶」,才剛結束台中的攝影展)。

前一天恰巧與一位學術地位極高但年紀卻比我還小的女客人談到台灣嚴重的教育問題,她剛策劃了一項台灣/大陸/美國四所當地頂尖大學的學術交流活動,對於大陸學生十幾年來的突飛猛進和美國學生一貫的認真靈活勇於挑戰並不驚訝,但對她最關心的故鄉第一流學生的表現卻憂心忡忡,她舉證歷歷說明這些台灣年輕人相對的不足。

她的經驗和我對台灣社會的觀察幾乎一致,說到年輕人的未來處境我們有著相同的憂慮,但今天看到這兩位年輕女孩的行為又讓人心情為之一振。 

 


 
小涵和阿多謙虛的說她們並不是甚麼日行千里的苦行僧,只不過每天走個30幾公里,到處逛逛看看想要多認識一下台灣這塊土地。倆個人說得輕鬆,但我知道阿多一個月來腳上的水泡破了又長,長了又破,小涵此刻腳上也正踩著慢慢變大的水泡,她們在烈日下走,在風雨中走,每天早上6點出發,晚上倒頭就睡,有時借宿親友家,有時睡在路邊,也曾經接受陌生人邀約過夜,她們說碰到的每個人都是好心腸,但我明白即便身體的苦不似我們想像,但無論天候如此日復一日的行走也絕不至於輕鬆愉快。
 

她們第二天仍然準時起床,載她們下山用餐時遇到認識的長濱國中孩子,每個小朋友都對姊姊的勇敢不敢置信,她們小小心靈認為這似乎是在電視上才會看到的人物,如今竟然近在咫尺,臉上都流露敬佩的表情。事實上昨晚突發奇想,立刻就想與國中聯絡,讓大女孩在繼續邁上征徒前與孩子們面對面聊聊這次旅行,因為一直希望透過各種真實人生讓長濱的孩子暸解生活有無限可能,每個人只要願意都可以活的亮麗。

小涵她們只想靜靜走完剩下半個月行程,覺得自己也沒甚麼大道理可講,因此婉謝了我的建議。雖然被澆了冷水,我一點不以為忤,也知道自己有時想到就做的個性不免孩子氣,所以便隨緣盡份碰到一個孩子就介紹大姊姊一次。

誰知道呢?也許其中就有一位長濱的孩子因而埋下了「有為者亦若是」的種子。
 
祝福這兩位勇敢的女孩,未來半個月在繼續走回台北的路上,如果你也有幸遇上她們,別忘了搖下車窗大聲給她們一個鼓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陽光佈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