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野人獻曝 (1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為了減少染疫風險,上星期一個人回台北探視臥床母親,抽空和寶貝女兒來個午餐約會。平常都是她和老媽又說又笑無話不談,這回抓到機會,當然要促膝長談一番。
 

聊工作、聊人生,不免也會聊到這次疫情在全世界造成的傷亡,想像成千上萬個家庭從確診開始強制隔離,無法陪伴染病而去的家人最後一程,也許很多人會因而留下「不能見到最後一面」的傷慟。


如何定義「最後一面」呢?離世前的幾分鐘?幾小時?還是幾天?它的意義何在?


我意昧深長的告訴女兒,這回疫情會讓很多人在驚愕中與親愛的人永別,所以與其拘泥於最後一面的遺憾,不如學習將每一次見面都當做最後一面,好好珍惜。


如此,即使是在一個月還是一年前見到親愛的人最後一面,因為工作,因為遠行,因為疫情,因為任何原因而無法親自送終,你都沒錯過彼此最值得珍藏的回憶。


女兒若有所思,一反常態沒在餐廳外揮手道別,堅持陪伴走了長長一段路,直到我進入捷運閘門。

在疫情肆虐的時代,「無常」隨時會降臨的此刻,讓我們每一次相聚都「好好說再見」!


陽光佈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吾才不及卿,乃覺三十里」,這是自命不凡的曹操當年與近臣楊修比賽文采的一段故事,楊修接旨之初答案即已了然於胸,而曹操續行三十里之後才俯首慨嘆而有斯言。

這千古名言如改為「我才不及卿,乃覺二十載」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2000年毅然離開公職轉戰電子產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挖角的總經理充份授權我負責的業務,而我希望藉由福利委員會的資源為公司年輕員工照顧他們的父母和稚兒,避免這個正在努力打拼的族群為公事以外的家庭瑣事焦頭爛額。我的如意算盤是薪資不減,運用龐大的福利金(公司每年60億營業額提撥的0.05%)塑造一個近悅遠來的公司文化。如此人才競相湧入,業績大好再將盈餘用來加薪,增加更多福利,蔚為風潮之後,各行各業不得不跟進,否則招不到留不住人才。

 

可惜公司一直慘澹經營最終結束營業,阿杯壯志未酬,差點流落街頭拖累一家老小,自然不敢再有如此雄心壯志。

昨天離去的老大哥是傑出天使投資人,他淡淡一笑說四十年前在美國服務的公司(SAS)已經這麼做了。公司購買了1000畝的土地,有各種娛樂設施塑造了一個親子共遊的天堂,同時也提供整年不重複的免費美食,甚至每位員工還預先收到一本厚厚的菜單,後來因為福利太好還招來稅務單位,將過多的福利視為薪資一部分而課徵所得稅賦。

聽到構想早被人實現,阿杯絲毫不以為意,反而很高興看到這間偉大的企業果如阿杯所料,各國菁英競相投靠,迄今仍是全世界前十大的軟體公司,規模從老大哥服務時的30人擴充到如今5,000人。

 

看到這樣的公司其實有點憂喜參半。喜的是雖然從無經營管理經驗,但憑著對人性暸解,證明自己並非天馬行空胡思亂想;憂的是台灣各種規模企業主仍陷在「雞生蛋蛋生雞」的思維中走不出來,總要等到看到足夠盈餘才肯"施惠"員工,所以迄今未見任何臺灣企業見賢思齊,心中不免有些遺憾。許多老闆也許覺得委屈,認為自己承受巨大經營壓力無處可訴,外人卻愛說三道四的講風涼話。

其實將員工視為「公司寶貴資產並共享利潤」這個觀念並非罕見,事實上也是個勞資雙方共贏的策略,只是多半台灣老闆先天下之憂而憂,擔心賺到的一點錢如果給了員工,須要的時候週轉不靈反而害員工失了工作。其實這想法並非錯誤,但可以在條件不足時即對員工預先承諾,並在賺錢之後兌現,其實也是一樣可行。優秀的員工在營運過程中感受到老闆誠意,理論上努力工作期待公司賺錢分紅也是人之常情,如此時間久了勞資雙方建立互信,良性循環理應創造利闊,慷慨與員工分享和充份照顧員工家庭與工作的名聲外溢,自然可如SAS公司一般體質越來越好,事業蒸蒸日上。

人生最大的成就是創造最多數人的幸福,願與看到本文的老闆和未來老闆共勉之。

陽光佈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朋友中有很多年輕父母,資歷從一個月到十年不等,雖然被稱為「爹娘」有一段時間了,但怎麼教育孩子仍然不知所措,還停在菜鳥階段。

也難怪,各式各樣風起雲湧的教育改革撲天蓋地而來。從,擔心變白老鼠;不從,耽心被時代淘汰。何去何從之間充滿焦慮,因此常問咱夫妻倆一個問題「您倆如何將兒女調教成獨立又有自己的想法?」

我們用的方法和大多數人並無太大不同,但腦袋中的觀念可能稍有差異。這麼說吧!我們期待孩子將來過得幸福,至於是否功成名就並非首選。而如今各種教改好像仍著重在學習環境和技巧的改善,鮮少注意到「幸福」人格特質的養成。

所以寫了這篇文章提醒父母老師,「如何幸福」也許並不容易教,但卻不容忽視,否則功成名就之後反而會一樣迷惘。

(下文刊載於2017/12/18「未來family線上雜誌)


望著窗外碧海藍天,一位生意對象都是有錢人的朋友輕嘆一口氣,對我想暸解有錢人生活的問題如此回答:


「唉!我認識的有錢人百分之九十九家庭不幸福,噢!應該說是99.9%都有問題」,客人20初頭曾經遭遇一場嚴重車禍,醫生告訴雙親他可能終生癱瘓。用意志力熬過並且外觀恢復一如常人之後,他對生命的態度很豁達,因為擅長數字和邏輯嚴謹而走上與金融相關的產業,又因為大難不死之後對金錢的態度不同於常人,所以悠遊於金融和數字之間自得其樂

會問他這個問題是因為從不同來訪的客人聽聞各式各樣的人生故事,發現無論擁有甚麼條件,財富、容貌、家世、學歷、工作、事業、人際關係,奇妙的是它們和「幸福指數」很少畫上等號。有些社會公認人生勝利組的客人會眼角帶淚的傾訴痛苦,有些不過一般條件的客人卻有超高生活滿意度,當然我並無意嘲諷有錢人,因為他們之中也有對生活滿意度極高的人,反之,也有一般客人滿腹勞騷怨天尤人。

朋友因為善體人意而且不汲汲營營於擴大事業,所以許多有錢客戶把他視為掏心掏肺對待的好友,因此看見許多外界不暸解的真相,是位非常適合探索這問題的對象。而針對我的好奇,他說了許多姑隱其名的故事。為了避免故事的蛛絲馬跡會讓讀者產生任何聯想,所以我不會舉任何案例。但從報章雜誌大概誰也都能暸解有錢沒錢都有煩惱,說來並非了不得的發現,只是直接從第一手接觸到有錢人煩惱的訊息可以讓自己的社會觀察更有說服力。

陽光佈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民宿裏,四歲小女娃窩在一群大人之中毫無被忽略的感覺,嚴格來講,靠著

                                                                一部手機 ,她似乎還蠻享受這種度假方式。只見不時滑著螢幕嘗試玩不同的

                                                                遊戲,累了,一雙烏溜溜的大眼睛也會斜眼偷瞄一下大人的動態,偶爾還會

                                                                加入話題。

論在大街小巷,捷運超商或任何地方看到相同的景像,我總會不由自主為小小年紀的孩子擔心,也經常暗暗質疑年輕父母為圖自己耳根清靜,放任孩子迷失在3C產品的長遠傷害之中。

 

IMAG0024.jpg  IMAG0025.jpg

 

(女兒三歲時,媽媽帶著她利用隨手可得的廢棄物製作玩具,充分滿足了她的好奇心,迄今對學習努力不輟)

但在小女娃和她四十歲的爸爸窩在地氈上玩桌遊時,我忽然意識到一件過去從未浮現過的觀察角度…

女娃和爸爸為了遊戲規則爭執不下,爸爸說應該怎麼玩,小傢伙堅持不是如此,而且翻出桌遊附帶的說明書拿給爸爸,猜測小傢伙還看不懂文字(事後詢問果然如此),但為甚麼那麼有把握爸爸是錯的?我停下腳步聚精會神盯著她們父女二人。

爸爸仔細看了說明書,終於承認女兒是對的,於是兩人繼續開心的玩下去。

為甚麼小小孩不用學習就會玩手機上的遊戲?為甚麼看不懂說明書的實體紙牌遊戲一樣難不倒他們?仍然透過傳統單向傳授或雙向互動的教學方式是否真能達到「快樂學習」的目的?小女娃玩手機和桌遊的過程是不是網路時代最自然而且最快樂的學習方式?

IMG_3185.JPG

我聯想起每一個大人曾經從牙牙學語到爬行站立到打開各種包裝吃喝飲料…一直到他進入學校之前,所有的學習方式其實都和如今打電動玩電腦的過程非常類似,不需透過文字和語言詳盡說明,好像小娃天生擁有一種感應能力,感應得到大人想傳達的內容,然後經過沒有壓力的嘗試,於是在短時間內學會所有其它動物永遠無法達到的本事。電腦如此、遊戲如此、吃喝如此、生活技能…,仔細看每一個不同言語的小娃混在一起仍然能夠建立一種溝通模式亦是如此…

難道,一旦開始用語言和文字統一了學習內容、規定了標準、限制了定義,於是娃娃們擁有的天生學習能力便開始退化?過去以至現在的學習方式裏,「理解」變成了一件極其困難的障礙?所以需要耗費漫長的時間才能學到謀生所需的知識?

為甚麼考試成績不忍卒睹的青少年玩新上市電動遊戲不費吹灰之力?為甚麼青少年破解「十八歲以下不得觀賞」的密碼如此輕易?為甚麼只因觀摩和想像,資質平平的少年卻可以創造嘆為觀止的街舞特技?

也許有人會認為那些都是奇技淫巧之末的雕蟲小技,只要涉及層次艱深一點的學問便必須經過傳統學習方式才能奏效。我不完全否認這種說法的正確性,但卻不相信它的全面性。曾經聽過幾位學術成就超乎常人的朋友告訴我,他們想的問題很多都是人類沒遇見過的挑戰,教科書或坊間知識無法解決這些問題,但有時候激烈運動或冥想靜坐之後就會浮現意想不到的新點子;也有不少朋友告訴我,他們看到方程式、或聽見音樂、或觸摸文字就會立刻浮現對應的畫面。換句話說,如果我們大膽假設小娃最初的學習和最艱深的學術探索、玄妙的藝術創作都無法依賴傳統教學而得到,那麼這世間是否存在相同元素可以讓所有人自發學習呢?

molly水中世界.jpg

陽光佈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不是自己高瞻遠矚,而是時代推變的自然結果。當五十歲中年失業來到偏鄉一隅準備了此殘生之際,不想跳脫都市生活後才看到生活的真相,又從真相中看到「初老」生涯的無限可能。原來懷疑只是自己運氣好,不能當做一個通案昭告天下,但用心蒐集資料和不斷和人討論之後,漸漸發現宇宙的一個規律「循環」。從出生到死亡、從極致到原始、從複雜到簡約、從花俏到樸實、從豐盛到原味。周而復始,起點又變成終點,終點則是下一次循環的原點。以此類推,如果科技的發展從年輕人開始,而發生最好結果又回歸老人,老人又將利益傳給年輕人創造更好的科技…

有沒有這種可能呢?先聽聽這個故事。

因為經濟不景氣,幾年前被迫從鋼鐵公司退休的劉大哥走進民宿大門時,步履蹣跚顯露超乎年齡的蒼老,身旁大嫂雖然氣定神閒四處拍照,但只要眼神一觸及老伴就會流露一種淡淡的不捨。

 一夜相處之後,64歲的大哥驚訝只年輕四歲的念陽老弟竟然還在跑步,神采飛揚彷如春風少年,於是打開話匣一吐退休後鬱悶心情。

他說大學機械系畢業後,一輩子兢兢業業幹個工程師,對生活安排一無所知。被迫退休後經濟雖然不虞匱乏,但覺生活無趣,體力漸衰,想到還要這樣過個二十年,心中夾雜著不安和不甘。

 「有沒有聽過"人生七十才開始"?」大哥笑笑沒說話,心底大概覺得我涉世未深。

 「我也不信,因為我認為人生六十就開始了!」他略顯驚訝等我繼續胡謅。

 許多人覺得老了不中用,變成家庭社會的負擔,所以足不出戶節衣縮食,減少與外界接觸,久而久之果然應驗了一般人對「老人」的負面印象。但真相呢?


「你覺得人老了,記憶力比不上年輕人了?」
,他點點頭。

「你覺得人老了,體力比不上年輕人了?」,他又點頭。

你覺得人老了,一輩子的智慧經驗跟不上時代了?」,他眉毛稍稍往上一挑。

一連串問題,劉大哥不斷點頭,不解我葫蘆裏賣甚麼葯。

陽光佈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瞬息萬變的今天,受教育其實是一件非常高風險卻不得不的選擇。先別說迄今沒有一個,未來也不容易有一個被所有人肯定的教育體制。即便竟然出現了,如果沒有遇到一位對孩子特別循循善誘的「好老師」(這標準又好難界定),孩子從他們身上受到的不當影響根本無從評估。而遇到一位好老師已經不容易,碰上了也只能分享他給全班1/20或1/30的好,更何況不斷分班換老師之後,期待受教階段遇到的每一位老師都符合期待,那真是燒足了香才碰得上的運氣。

2013-09-23 09.40.18 拷貝.jpg    澳洲壯遊出發前與最愛的摰友兼媽媽合影
 
所以,思來想去,只有父母對孩子的愛和關懷是無微不至而且毫不藏私的,最重要的是父母親兩人全心的關懷與1/20~1/30是不成比例的對照,加上長期陪伴的深遠影響,所以「父母」才應該是孩子一輩子最重要的「老師」。因而「不斷學習」做一對「好老師」,是父母最重要也最值得的長期投資。
 
更有趣的是,不要以為父母的學習對象必須是有學問、有才華、有品德的人。我的經驗中,未經世事染濁沒有太多成見的孩子反而經常教導我們一些重要觀念,父母可以從中學習謙卑(大人不見得比小孩高明),然後內化為自己優點,展現於陪伴之中,然後利益在孩子身上。
 
舉幾個例子:
 
之一、
女兒小學五年級和死黨主動競選自治會長,看二個小女孩趴在地上嘀咕討論政見,足智多謀的老爹立刻提供高見「你就說要加強學校安全措施保護學生,或是增加購買圖書經費,增加客運班次(她們就讀郊區北宜公路的雙峰國小)…」,沒想到她頭都沒抬的回答「我們只說自己做得到的事」。
灰頭土臉的老爸偷瞄一眼海報上半天才寫好的一個政見「每天中午講一則笑話」,然後看到高票當選後的她每天忙著翻書和我們討論甚麼笑話最適當,如此貫徹了一整年。
 
IMAG0024.jpgIMAG0023.jpg  
從小母親陪伴,利用現成材料玩創意(擷自法鼓山出版之「原來它不是廢物~我的環保生活」)

陽光佈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今夜,無月,寒意猶濃,實驗室裏有孤燈伴我,書桌上亂得可以。旅人,你為何繞室徬徨,是不是弗洛斯特的幽靈又在你塵封的情感裡注入些”煙士披里純”(註:inpiration)的酵菌?您教我寫什麼詩,弗洛斯特?還是讓我寫些小品文吧!」 。

看到這段文字,你會不會以為出自哪位文思泉湧的詩人?但…...「實驗室裏有孤燈伴我」,難道,詩人還是位科學家?

從小,就視英國劍橋大學電機博士陳之藩為人生偶像,曾經醉倒在他「失根的蘭花」、「哲學家皇帝」、「在春風裏」…一系列作品,弱冠年歲對科學家一邊專精研究同時寫一手好文章的本領欽佩不已。影響所及,即便性喜文學史地,英數理化不過爾爾,仍不自量力的選讀了大學裏的工程科系,迷迷糊糊畢了業,還差點誤了一生。

但這些都無減於我對陳之藩的崇拜之情,只是幾十年來受限於社會風氣和教育制度,中文世界裏這種縱橫於人文和科技之間的大學者幾乎人間蒸發。偶爾,媒體中可以看到一、二位推廣科普的教授和科技大老寫幾篇抒情文章,但能夠豐富到集結出書而且不止一本,那就有如鳳毛麟角般稀有了。

所以當台灣遺傳學之父武光東教授一家四口和得意弟子蔡教授,五位遺傳學專家翩然光臨民宿,三天兩夜沐浴在春風般的談吐、謙遜和智慧之中,企盼多年幾已放棄的偶像期待乍然出現,那種喜出望外的興奮之情真非文字得以形容。

在科技與人文之間

武教授除了遺傳學專業領域的著作,他還曾經出版過<如夢記>、<丹心集>、<管錐集>、<天命悠悠>、<在科技與人文之間>等散文著作,文章產量甚至多於陳芝藩,本文第一段文字就是引用<在科技與人文之間>其中一篇四十年前所寫的文章。

為甚麼早年的讀書人,無論涉獵那個研究領域多能同時培養出紮實的人文底蘊?耗費大量時間培養這些人文的基礎為甚麼沒有拖累他們科學領域的成就,反而提昇了他們更高的視野,無論看國家看世界,看生命看宇宙,都流露出一股恢宏的氣魄和悲天憫人的胸懷?

又為甚麼科技更進步,資訊更流通,學術交流和人群往來更頻繁的今天,現代學者和年輕人的關懷面多半更侷限於雞毛蒜皮的周邊瑣事,未識真相不明究裏的時候就急於發表自以為是的意見?資訊取得容易了,為甚麼判斷的智慧反而消失了?

在如沐春風的閒談中不經意提出了這疑惑,教授沒有直接回答,反倒是不勝唏噓談及他15歲隨政府來台,既要當個小兵又不放棄求學,以至建中、台大到國外深造的崎嶇之路;曾經身為陽明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任,教授也許不忍苛責大學教育之偏差,但言談中對於教育政策普遍輕忽通識教育則深以為憂,認為沒有生命目標的研究學問是一件危險而沒有意義的事。

 

通識教育才能培養眼界

雖然位居生物科技的領導地位,但高齡84的武教授三十年前就對當時大學日趨專業化和褊狹化的現象深以為憂,他認為必須配合通識教育,才能培養出一個眼界開闊人格高尚的知識分子。此種主張恰與不久前耶魯大學校長理查德.萊文的主張「大學的教育核心是通識,是培養學生批判性獨立思考的能力,並為終身學習打下基礎。」相互呼應。相隔半個地球,前後三十年,東西方兩位教育家一致強調通識教育的重要性,從如今台灣的大學發展趨勢看來,學者們的憂慮絕非無的放矢,而台灣反其道而行的高等教育發展政策也已經讓人看到了社會亂象。

我經常與來住的年輕朋友探討這個議題,無論是否擁有令人稱羡的工作,他們幾無例外都承認「長年輕忽通識教育,以致對自己認識不足,找不到工作熱情和人生使命,是他們逐漸失去自信和不敢做夢的主因」。許多年輕人與我們夫妻倆深入對談後一掃多年困惑,有人笑逐顏開感謝醍醐灌頂,有人淚眼汪汪相擁而泣。

陽光佈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刊頭提醒】部落格寫文章挺費事,所以總會耽擱許久才有下一篇問世;但FB就不同了,咱夫妻倆不時就會在上面發抒一些雞毛蒜皮的小心情,所以建議您不妨加入我們臉書〈張念陽〉或〈陽光佈居〉,那就一定能夠長相左右了。

 

【本文】

之前,天下。遠見事業群的數位雜誌「未來Family」月刊總監若雲和編輯信惠與我聯絡,希望能在該刊分享咱夫妻倆與民宿客人互動時發生的故事。

認識我的朋友都可以想見當時「年逾半百的阿杯故做姿態,欲拒還迎後嬌羞答應」的畫面,所以這兒直接跳過中間「不勝惶恐」、「受寵若驚」等等客套贅語。總之,從這篇處女作問世之後,愛聽故事的朋友至少每月可在網路中與我迎面相視一次,我也會一魚兩吃的轉錄於部落格。至於能夠維持多久?就看兩位美麗的編輯哪時才會驚覺引狼入室吧!

 

希望,野人獻曝之後,在這陰雨連綿的日子,您也多少感受到一些溫暖。

 

 

 

 

吳寶春最該感謝的人是誰?

 

一位年輕媽咪面帶愁容和我們數落孩子就讀貴族小學後的種種教育怪象,問她既然如此不滿,為何不轉到其它學校?年輕爹娘異口同聲說:「還不是為了他們未來的競爭力!」

 

陽光佈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尚未入冬,趁著想像中無法忍受的冰天雪地氣候還沒降臨,夫妻倆規畫了一次為期五天的蘇州上海行。

登陸,太座是大姑娘上花轎頭一回,我是繼十年前陪母親長沙返鄉的第二回;雖然我們都是三十八年父母親倉惶來台的第二代,從小耳濡目染地聽了,看了很多關於中國的資訊,但對於彼此從來沒去過的兩個城市都像劉佬佬一般充滿好奇。曾在故宮服務的娘子想親臨著名的蘇州林園一遊,我則嘗試將她和林黛玉連結在一塊過過乾癮,同時對大陸人的想法和生活一探究竟(如果阿杯出生地的高雄人和生活十八年的台南人都有不同生活方式,我才不會傻到以為隔閡六十多年的兩岸人民會有一致想法)。

 

IMG_5070.JPG

果然,出了上海虹橋機場轉搭往蘇州高鐵時就見識到不一樣,買票需註記每張票的購買人資料,進候車大廳時還得X光安全檢查。台灣沒見過的陣仗並沒讓人不耐,曾經發生的恐怖攻擊導致嚴密安全措施,恰如美國海關的如臨大敵,見多識廣的阿杯能夠同理也多了一份對台灣現況的珍惜。

IMG_5071.JPG

13億人口的城市車站大廳規模果然闊氣,座位不夠許多人索性坐在地上。但沒看到紙屑果皮,沒人抽煙吐痰,排在一長列隊伍等上車時也沒看見人插隊,上車前到廁所「解放」一下,看到不鏽綱的流道和壁面,來去的人們動作與我沒有兩樣,坦白說,這景象令人…有點訝異。

上海車站是個重要轉運點,南來北往通向許多地理課本上看過的地名,想必散坐在地上的男女老少也來自大江南北。分不出誰是誰,但從穿著神態猜測,多數都只是汲汲營營的升斗小民;車廂裏看到兩個憨厚的年輕男子,因為扛著顯然與城裏人不一樣的行李--兩大袋布包,而露出靦覥不自在的表情。

回去他們較落後的家鄉吧?想起十五歲那年到台北考五專,為了不讓人家看出我是來自南部的土包子,故意穿了一件藍白相間格子襯衫,以為台北人一定也是如此穿著。踏進考場發現只有我一人這麼「光鮮亮麗」,匆匆經過的台北人也只是投來一絲不經意詫異眼神,但每一道沒有惡意的目光仍讓我羞得想找個地洞鑽。當時,也是混雜著和這兩位稍嫌黝黑的年輕男子一樣尷尬自卑又複雜的心情…

 

53230084670615575.jpg

高鐵(他們叫動車)一路飛馳,維持在時速260公里上下,不消三十分鐘就到了蘇州,轉乘地鐵到了下榻旅店的小站,走了五分鐘就看到這塊石碑,刻著長巷的歷史。800多年的悠悠歲月隨著不同小舟一路搖擺至今,無論是國家還是人家,看遍了人間興衰起落,想必這條小河最能體會「無常」的真諦吧?

62409724375183215.jpg

太座預約的「蘇州明堂青年旅店」就在這條街上。她明白我對風景興致不大,對與陌生人攀談和尋找便宜又舒適的旅館興致很大,所以折衷選了這間「青年」定義在15~120歲的小店。原來以為會像紐西蘭皇后鎮的青年旅店一樣,有機會和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男女掏心掏肺交換人生經驗,沒想到兩天下來每一個過客都黏著手機和筆電,完全找不到切入機會,感覺糟蹋了一半旅費。

陽光佈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當全台灣甚至全世界在譴責黑心商人將「塑化劑DEHP」摻入食品添加劑時,我特別對這個不應該發生的問題為何發生倍覺好奇!


怎麼可能?一個廣泛牽涉到食品保健和美容業的有毒物質,有這麼多人只要依照正常流程就可以輕易遏阻的事件竟然不可思議的發生了?


比如說:知名廠商從不檢驗自家販售商品就敢行銷全球?賣場不要求業者出具檢驗證明就輕易上架?理應把關最嚴並具檢驗能力的生技、醫療、治葯公司竟然長期疏忽?整個行銷網路沒有一個人知道真相?多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那麼多公務員從來不曾自幾十上百萬食品/保養品中檢驗出一次違法案例進而追本溯源?


想想看,牽扯那麼多人、那麼長時間,竟然在今年四月衛生署一位認真的公務員揭發之前沒有一個人發現(黑心老闆說已經使用了三十多年)


有、 一、 個、 人 


難以想像吧?在這個大學錄取率接近100%,明年全國大學生將逾400萬,碩博士總數將突破100萬的高學歷國家。原因很複雜嗎?不,如果從制高點的源頭綜覽全局真相就很明白了,一言以蔽之「我們的教育生病了」。


也許是巧合,這個事件恰在嚴長壽新書「教育  應該不一樣」(腰標:台灣不願面對的教育真相)五月問世後不久爆發,相對於書中指陳現行教育資源的錯置、家長觀念的偏差、技職教育的危機等等無一不可當做今天「塑化劑」事件發生的遠因和「源」因。

陽光佈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我是一名54歲的電子公司高階主管,呃!至少四年前還是。我住在一棟高級住宅區,每天吃香喝辣坐擁美女美食美酒,坦白說人生可以算是…,嗯,沒有白活了。

但,我很明白這世上沒有滿分的人生,至少我那群一樣吃香喝辣的哥兒們沒有一個,不是一起吃苦的老婆離了婚,就是能接棒的兒女像個陌生人,可以吐苦水的老朋友個個都忙,膩在身邊的年輕美媚用屁股想也知道她們貪圖些甚麼,每個人在外頭看來不可一世人模人樣,卻最怕回到一個人的寂寞豪宅。

還好,他們大部份的痛苦我都僥倖閃過,對我而言,生活中只有一個痛苦事兒。不曉得是不是因而我把它放大太多倍了,因為好像大家都不把它當回事兒。但現在回想起來它確實曾經幾乎讓我每天夜不成眠,想到就腹痛如絞。

我那高級住宅區的巷子尾住了一個專撿破爛維生的老太婆,而那個天才建築師卻將停車場設計在巷尾外那片空地。

很不幸,幾乎全年無休的工作讓我除了出國公幹,每天早上出門晚上回家都得步行經過她那陰陰暗暗僅剩兩片皺成一團捲簾的大門,大門裏還不時噴竄出一股奇特的氣味,那氣味,那…那那氣味可真難用文字形容,好像擺爛擺臭擺餿的各式食物經過五百年雜交後產生的怪胎,但你偏偏還可以從1/10000濃縮的氣味中嗅出曾是美食的事實!天哪,那真比「從頭到尾就是一堆垃圾」的事實來得更糟,就像清秀佳人墜入煙花巷任人糟榻,想到都會讓人捧著心喊疼,你暸解那種感覺嗎?




總之是一場惡夢,也不曉得上輩子怎麼結的孽緣,她一個孤單老太婆竟然繼承了先生遺產,五十多年來一直住在這豪宅群通往停車場的唯一出口,就在這一嫗當關之地每天撿拾鄰居拋棄的各式破爛並和它們和樂融融的住在一塊。

陽光佈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微風細雨,一個人靜靜的坐在落地窗前遠眺太平洋,最容易勾起一些回憶。

回憶似乎也會隨著身處的環境自動過濾,在不算太短的人生裏挑選對應記憶特別深刻的片段,於是三十年前在同樣背山面海的馬祖南竿服役的一件往事立刻跳上心頭…。

那是一個晴朗的夜晚,我帶著數十位士官兵到馬港的灘頭清運,不同單位弟兄們趁著有限的漲潮時間拚命從補給艦搶搬五花八門的工程和民生用品堆擠到沙灘上,不到二百公尺見方的灘頭充斥著一股緊張忙碌的氣氛像極了螞蟻搬家,身為手無縛雞之力的輔導長,我只需偶爾叮嚀官兵們注意安全,遊目四望之際忽然間被一個極不協調的畫面強烈吸引。

隨著補給艦下船的居民魚貫回家之後,一個面貌清秀的年輕女孩靜靜出現在一片嘈雜的沙灘上,她坐在大皮箱上茫然四望,空洞的眼神彷彿不知發生了甚麼事?她到了甚麼地方?當年的外島嚴禁平民登岸,踏上土地的陌生女孩似乎只有一種可能…

她是俗稱「831」特約茶室新來的服務生!

怎麼可能?在當兵三年母豬賽貂嬋的外島,雖然每一個印入眼簾的女孩都叫「美女」,但初來乍到不滿一年,我非常確認眼前這個女孩即便在大學校園也能稱得上「系花」以上水準,這麼漂亮的女孩怎麼會在外島出現呢?我的心充滿疑惑。「但願不是」,二十鎯噹仍然清純的我不禁皺起眉頭。

放假合法尋歡的弟兄們回來津津樂道的對象越來越一致,每個人都搶著捧那位「新來的」場子,雖然大家免不了各自吹得天花亂墜,強調自己多麼雄壯威武令對方高潮疊起,奇怪的是每個人又都透露了一個相同訊息「無論你在她身上如何予取予求,她的眼神總是射向蒼白的天花板」。縱然充滿好奇,我一直沒辦法像弟兄們那麼理直氣壯走進那個對聯大喇喇寫著「大丈夫捨身取義  小女子獻身報國」的神祕花園弄清究竟,但從他們對「女神」的描述我幾乎確定就是那位沙灘上的女主角。

陽光佈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從小熱愛閱讀的女兒,即使轉學到了花蓮,偶爾迫不及待回台北與老同學敘舊,不管行程多緊,她仍要抽個半天到金石堂或是誠品書局一個人靜靜的沉浸在書香世界。本文兩篇作文都是她學校功課,徵得同意之後公諸於世,並非蔽帚自珍想要獻寶,而是隌伴女兒長大的過往因為文字又重新甦活,凡走過必有痕跡,能夠擁有這樣一個女兒,真值!
         



女兒與大自然交密,兩歲半唸社區無法無天的森林幼兒園,玩刀玩劍舞火弄棍;小二開始每月至少一次的「炫蜂團」野外活動持續到畢業,永遠記得她三歲只會浮水時在普吉島從泳池跳板縱身躍入三公尺深的泳池,俄頃只見小娃兒先是長吐一口水箭,然後哈哈大笑的畫面。


                           
  
                             失  

謹以此文追念一位提早離開人生舞台的朋友─ 亦恩

  失去固然痛苦,但若是沒嚐過「失去」的苦澀,又如何懂得珍惜「擁有」的甜美呢?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誰知道這個「失去」背後是不是隱藏著轉變的契機?甚至是改變往後人生軌道的轉捩點呢?

 
  我想人生中,最常見也最沉重的「失去」莫過於生離死別了,那種天人永隔的哀慟,任誰都需要時間來療傷。


陽光佈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經常有人羡慕我們夫妻鶼鰈情深,將近二十年的婚姻生活感情彌堅,我一貫的反應是眉飛色舞伸出一雙手掌,得意的說「是啊,我們迄今爭吵的次數十根指頭數不完,而且每次都不超過三…,呃,五分鐘!」。

妻總是不好意思的笑笑,覺得家裏的事何必渲染,而且記憶不太好的她也有點懷疑「應該不止這個次數吧?」。



妻一向端莊嫻淑,這張照片一看就知道是身不由己,而我一向嚴肅保守,看那紅潤的臉色,也許當時喝了點酒吧?無論如何,很高興如今有這張照片可以讓我知道過去至少不曾虛度這一天


其實十次也好,十五次也好,相對於一般夫妻關係我們確實是可以列入「保育動物」而不必害臊的,而且遷居鄉下之後日夜相處非但沒有折損,恩愛之情反而更有「變本加厲」之勢。比如她們母女前兩天到京都旅遊,由我留守協助防颱工程施作,才揮手道別,下一刻就止不住開始思念,急急忙抓起割草機揮汗如雨轉移心思。五十開外的年紀行徑彷如少年十五二十時的情竇初開,尤其發生在我這傳統軍眷家庭長大的大男人身上,想必讓很多竹籬巴內的兄弟們不解吧?

陽光佈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雖然當初打定主意搬來山裏頭就要過著晴耕雨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太平日子,不想經營民宿之後,一幌十個月青春隨風而逝,忙裏忙外終日不得悠閒,許多又老又好的朋友偶然想起,也只能塞進備忘錄找時間哈拉一番。暑假將屆,信箱裏開始看到當年「炫蜂團」老夥伴又在張羅著每年三天兩夜的年度親子大活動,不禁想起曾經有四年之久,我們一家人每個月至少一次在這個大家庭裏和其他理念相同的父母親密互動,而女兒如今搖身一變已是亭亭玉立美少女,這一路走來我們一家能夠擁有絕佳的親子關係,「炫蜂團」功不可沒。

中年易感,所以翻出五年前所寫的一篇活動記錄和一篇迴響,一則在網海中與那群中年相遇的知心夥伴打個招呼,再則趁機強力推荐一個健康活力的親子環保團體給期望陪孩子一同快樂成長的父母參考。


 

 


 

 

 

 


日月潭驚魂記    2005年8月20/21/22日

 

陽光佈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星期五傍晚,一位很重視孩子人格教育的母親冒著細雨上山和我們夫妻談「教養」,想起與她孩子同樣是小學五年級時,我們陪女兒參加荒野保護協會「炫蜂團」那時所寫的一篇文章,當時經常有朋友抱怨為了一個家天天早出晚歸,拚命賺錢換來的卻是一家人離心離德,因此有感而發提筆為文。與那位母親一席深談之後,發現在這方面城鄉似乎並無差距,因此補貼這篇舊作,希望能對正在忙碌的父母有所提醒。


快樂童年不缺席 
   2004.10
     

平生過半,三年多前誤闖高科技產業,經常在許多場合聽到不同的朋友不經意的喟嘆「每天拚死拚活的工作,不知何苦來哉,如果不是孩子還小,真想立刻好好享受一下真正的人生!」。

 

蠻有意思的一段話,四十多歲的人遇上晚婚的潮流,大概每個人的小孩都在就學年齡,或多或少都有同樣的處境。而無論是否身「陷」高科技產業,其實天天高喊「拚經濟」的台灣,各行各業的中年人又有幾個沒有相同的感觸?

 

彷彿我們今天的困境都是因為耽心孩子的前途而不得不爾,先別提我們是不是誠實的面對自己;重要的是,有沒有人用孩子的眼睛來看過這件事呢?如果我們以為的「孩子的光明前途」將來才發現不是那麼回事,誰又能彌補這段失落的歲月?

 

年幼的孩子希望你每天都經常能夠陪他玩耍、共讀、旅遊、看電視,他最不再乎或是沒有概念的就是大筆金錢。但大人們可不這麼想,他們高瞻遠囑,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能輸在起跑點。而為了做好起跑的準備,他們盡力工作賺錢,把自已的全部精力用在「拚經濟」上面,想盡辦法讓孩子擠入最貴的幼教機構、最好的貴族小學…;孩子還小,不懂得抗議或表達自己的想法,於是他們只好默默承受,但他們真的認同父母的觀念嗎?他們真的希望父母忙於賺錢甚於陪他玩耍嗎?

陽光佈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想寫這篇文章是因為剛剛隨機抽讀了一本書「費曼的主張」,書裏這位物理天才提到小時候和他裁縫師爸爸相處的某些情節很像我和女兒小時候相處的情形,而此刻,2010年5月22日星期六下午03:21,正是女兒寫完國文試卷走出考場的時候,一個小時後她將繼續基測第一天考試的最後一堂「作文」。

我不知道喜歡紫微斗數或是其它占卜的朋友能否告訴我這中間有沒有甚麼特殊意義?對我而言,一個突如其來的念頭,在一個特殊的時點,我與血脈相連的女兒先後正在做一件相同的事情……作文,而它因著一本廿年前購買,原來湮沒在書堆的科普小說而發生。

「子不語怪力亂神」,讀書時一直背誦著課本上的註解,那當然是十分傳統而符合「科學」認知的解釋,但年紀漸長之後,許多想法和觀察逐漸與社會價值和認知出現分歧,甚至認為有些根深蒂固的觀念大有問題,以致21世紀的今天,明明我們普遍擁有足夠的生活條件,但許多人仍與五十萬年前老祖宗的心態一樣,每天誠惶誠恐也只是為了能夠平平安安過日子,是古老的訓誨已經不合時宜了?還是我們該好好檢視腦袋裏裝的東西可能未必正確?

因為從自己和別人的生活經驗得到的體悟,所以我們夫妻二人生了寶貝女兒之後就希望將來的教養能夠跳脫某些僵化傳統觀念,用自己以為正確的方式陪孩子長大,而且相信那才是這小傢伙在我們家誕生的最大福氣。我們期望她在這樣的陪伴下長大後能有自己的想法,肯定自己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擺脫世俗功利的價值,將一生用來完成一件最能彰顯她誕生意義的事情,無論是當一名飛出銀河系的太空人還是充滿熱情的小學老師。

基於這個原因,我們夫妻決定以「愛與自由」取代「循規蹈矩」做為陪孩子長大的主軸。女兒不會走路之前,只要她睜開眼睛就會看到至少一張充滿笑容的臉孔,家裏沒有爭執一片詳和;會走路之後,爸媽幾乎每天陪她在綠意盎然的社區玩耍,遵守必要的群己規矩之外,她可以發揮想像力瘋狂探索任何新鮮事情,爬樹玩刀跳水溜滑梯無所不可(有個受驚的鄰居因而從小叫她「張大膽」);酷愛玩水的她四歲學會游泳,八歲參加荒野保護協會「炫蜂團」每個月上山下海,十歲愛上書法、十一歲學空手道…,每次都是她自己的選擇,沒有父母的期望,只有最大的支持,所以都能持之以恒的快樂學習。小學吹了三年直笛,國中又增加黑管;運動是她的習慣,跑步總是遙遙領先。不識字前我們每晚睡前唸故事書陪她入夢,略識之無以後陪她閱讀配合她的想像起舞,鼓勵她向小學圖書館大量借書,從文字中領略世界之奇後,成長中的女兒只要有機會就隨時拿本課外書安靜的閱讀,逛街永遠將書局列為選項之一。

陪伴了十四年,雖然夫妻倆從來不要求成績,甚至怕她受傷而勸阻參加空手道比賽,但她從不放縱自己也不畏懼面對挑戰。這麼一路走來,我們任她隨風而長卻擁有絕佳的親子關係,偶爾從花蓮的學校回到長濱,即將十五歲的她仍然會毫不保留的與媽媽談心,然後在我按摩中沉沉睡去,睡前少不得也要和老爸談談未來,因為她很明白我這老爸從來不會要求她如何如何。

認識的朋友經常問道「怎麼教出這麼好的一個孩子?」,三言兩語很難回答這個問題,因為她可能不如別人想像的那麼完美,而且每個人對「好」的標準也不盡相同,甚至我們的「好」可能還不及某些父母的最低門檻,真要信口開河談「教養」不免夜郎自大,不如用她睡前常講的一句話「有你們這樣的父母真的很幸福」,也許較能貼近的回答這個問題。

文章寫到一半,先後接待了來自台北老友一家八口和長濱一對樸質夫妻,當女兒已經繳了作文試卷時我們夫妻正與朋友閒話家常,甚至已經拖到了第二天一篇短文尚未完成,但又何妨?人生本來就有太多的不如人意,只希望她此刻有我一般的平靜心情,因為未來各種形式的考試還會接踵而來,成績總會有好有壞,只要自己知道在做甚麼,就能坦然接受一切結果,那比某次考試的一百分重要得多。

陽光佈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