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因為腦袋裏某根神經傳導的高度相似性,光臨「陽光佈居」的朋友很多都具備了不同才華,「人不可貌相」在這裏早已經是國民生活公約。但前兩天女兒乾媽一家人忽的大駕光臨,閒聊中得知年逾不惑的她正在勤練「麥克舞」,而且先前從網路傳來一篇為「麥克」周年忌日抱不平的文章竟是出自她的手筆,仍然大吃一驚,一則因為她的才貌雙全打破了「不可貌相」的古訓,再則無法想像一位笑起來有些靦腆的古典美女,才華之一竟然是模仿麥先生獨步全球的怪舞,於是正為十幾天部落格開天窗而焦慮的我立刻決定厚顏硬將天王巨星與「陽光佈居」拉上關係,同時與咱們乾媽沆瀣一氣,為台灣同胞居然如此虧待麥先生而做獅子吼,故將文章轉載如下。但一向與人為善的個性得先聲明一下,本文出自一位麥克的粉絲,難免有主觀的情緒,如果那些段落得罪了讀者,那請與她直接交換意見,概與本站無涉;但如果深獲你心,那你得感謝我慧眼識英雌,沒經過她同意就刊出了這篇文章(乾媽部落格: http://blog.yam.com/jj1964 )
抱歉如果您對Michael Jackson沒有興趣的話,請省略閱讀此篇文章.>>
悼念Michael Jackson逝世一週年專文系列
評台灣媒體,歌迷及藝人對MJ逝世的冷漠與省思
by Jessica Cheng
MJ生前媒體百般嘲笑 vs. MJ死後媒體百般尊崇
一年前的今天, 舉世震驚於流行音樂天王Michael Jackson(以下以MJ簡稱)驟逝的消息. 這位被金氏紀錄封為地球上最知名的人類,所創下之各項紀錄: 如專輯唱片銷售量達7億5千多張; 到過世界上最多國家舉辦演唱會的超級巨星; 高達幾億美金的個人慈善捐款金額最多之藝人等, 這些紀錄至今仍無人能打破. 誠如Byonce在2006世界音樂頒獎典禮中強調, MJ之所以被封為流行音樂之王, 除了對流行音樂的卓越貢獻外, 就是他的慈善義舉及人道精神. 但不幸自1993年MJ被一樁性醜聞指控案纏身後, 不管此指控案事實之真相為何, 世界各國媒體(尤其是白人意識濃厚的媒體)從此不斷地以最嚴厲誇張的報導來極盡醜化這位世界最偉大的藝人之一. 如果不是MJ於去年6月25日因心臟驟停而辭世, 恐怕這些媒體至今仍在高調嘲弄這位偉大的藝人. 諷刺的是,當初那些醜化MJ的媒體或於節目上揶揄MJ之脫口秀主持人, 如今都180度轉變他們的態度來推崇MJ.
台灣媒體的冷漠對不起曾造訪台灣兩次的巨星MJ
當MJ逝世後,全世界不斷的以各種形式來紀念MJ時, 反觀台灣, 完全看不到有哪一個知名新聞媒體或電視節目嚴謹地製作特別專輯來紀念這位曾造訪台灣兩次的世界巨星及報導其留給世人的音樂傳奇. 台灣因市場規模小, 經常是國際A咖級巨星在亞洲巡迴演唱會跳過的一站! 即使有世界較具知名的藝人來台表演, 那都已是在此藝人開始走下坡了才會來台灣舉行表演. 例如: Rod Stweart, Brian Adams, Hall & Oates, Richard Marks等. 而A咖巨星如 Madana 或 Queens 或 Eagles, 這些在當紅時有誰到台灣來表演過? 根本不可能? 但是只有MJ, 這位流行音樂之王,是唯一ㄧ位在當紅時期造訪過台灣表演的超級巨星! 而且還來過2次! 拜余光所賜, 如果不是他的積極爭取, 台灣的歌迷永遠沒有機會目睹世界最頂尖藝人MJ的演唱會! 在亞洲的國家當中, 除了日本以外, 台灣是MJ舉辦演唱會場次第二多的國家!!! 但這個幸運似乎沒有將台灣轉換成演藝界的優勢或提升台灣藝人的表演水準.
今天MJ逝世屆滿週年, 對照世界主流媒體仍不斷有關MJ消息報導時, 台灣的媒體的冷處理實在令人不解, 目前的冷處理是”不能”也?還是”不為”也? 如果是前者, 很可悲! 這麼多新聞從業人員,卻沒有一位到Wikipedia將MJ的自傳翻譯成中文來報導, 如果能照做, 此報導也夠詳實了! 相反,如果是後者,很可惡!!! 難道被槍殺身亡的台中角頭之情婦的新聞報導, 比世界巨星MJ的音樂傳奇更有新聞價值嗎? 台灣歌迷不如大陸歌迷展現的熱情及誠懇
和無緣目睹MJ表演的大陸歌迷比起來,台灣歌迷何其幸運! 足足有3次機會,除了能親眼目睹巨星的風采, 能聆聽如天使般乾淨的音質, 能讚歎MJ搭配每一個音符所跳出的精準舞步, 能欣賞恰如其分的舞台服裝, 能體驗結合高科技的舞台燈光效果, 能聽到MJ扎扎實實的在2小時演唱會內唱了多達18首歌之歌曲! 當今世上有誰能像MJ這麼慷慨的把最好的一切都掏出來呈現給歌迷? 有哪ㄧ位巨星在表演時, 全程都和舞群一起把歌邊唱邊跳完? 有哪ㄧ位巨星在表演時, 跳的舞比伴舞的舞群跳的還好看? 有哪ㄧ位巨星在現場演唱時, 唱法完全忠於和買回家的CD放出來的內容一模ㄧ樣, 而沒有降Key? 有哪一位巨星能把舞台表演和魔術表演成功地融合在一起? 除了MJ外,沒有人能做到如此! 對照於從未親眼目睹MJ表演的大陸歌迷所流露出的熱情,誠懇及安排各項緊密之紀念活動; 自詡以濃厚的人情味出名的台灣歌迷所呈現的冷漠與不在乎,好像是MJ從未到過台灣來表演過似的,實在是矛盾,更令人不解!
This is it電影足以作為台灣藝人提升表演質感與內容的活教材 電影This is it發行後不僅洗刷了媒體對MJ的聲音及舞步的不實報導及嘲笑. 也讓世人知道MJ為人如此謙虛,做事如此嚴謹! 更令人驚訝的是, 演唱會的安排與效果大部份也來自MJ的構思, 而MJ幾乎掌控演唱會所有的細節. 看完電影後, 世人更恍然大悟原來需要彩排的不是MJ;相反的是,是要讓合音的歌手,伴舞的舞群及伴奏的各個成員準備好跟的上MJ的節奏,以確保MJ的演唱會表演能完美呈現給歌迷. 從This is it 電影中, 我們聽到50歲MJ的音質完全沒有改變, 依然如山泉水一樣乾淨及清純, 50歲MJ的舞步依然精準及俐落. 對照Whitney Huston因吸毒而損壞的嗓音在演唱會後被歌迷大罵, 試問國內外有多少即將步入五十的藝人, 能像MJ一樣的在舞台上唱的如此好,又跳的如此靈活?! 零! 反觀台灣所謂亞洲級天王及天后的演唱會, 不時可看到來自摹仿MJ過去演唱會的影子, 但很可惜的是他們並沒有抓到精髓來摹仿,只是在表皮上抄襲一些細節並加料,細節執行也不夠嚴謹,反造成”畫虎不成反類犬”的效果; 還有演唱會的重點錯置在誇張的服裝造型, 而不是真誠用心的演唱或舞蹈. 綜觀台灣藝人的演唱會, 不管是在舞台的佈景, 燈光效果, 表演者的服裝造型, 舞群的編舞, 伴奏的樂團演奏, 離MJ的1987年Bad演唱會, 1993年Dangerous演唱會, 或是1997年History演唱會的水準仍有一大段距離, 更遑論要趕上原預定於去年7月在倫敦O2體育館舉行之This is it的演唱會的內容, 可能要以"光年"來計算兩者之間距離了. MJ的演唱會品質就如同蘋果電腦的iphone. 即使iphone第一代早在2007年就上市, 但3年後,其他各家新上市的手機,不管是螢幕解析度, 或螢幕觸控的精準及靈敏度, 以及產品其他功能仍遠不如iphone第一代. 由此可知MJ的表演內容,思考及創意早已超越當代世人至少20年以上!!! 而MJ的作品及表演就如同梵谷的畫一樣永被世人欣賞! 這也是MJ之所以成為世紀最偉大的藝人的原因!
要知MJ賺的錢都是辛苦錢, 當今有哪ㄧ位巨星能造訪四大洲做巡迴演唱, 有哪ㄧ位巨星在現場表演時,除了全程唱完18條歌外, 跳舞的時間比例還遠多於舞群? 而如此頂尖充實的表演,1993年Dangerous演唱會的門票費也僅收台幣5000; 對照於所謂台灣的天團-五月天於今年在紐西蘭的演唱會門票就高達台幣一萬元以上, MJ的歌迷實在是賺到了! 而台灣藝人的錢也太好賺了! 台灣的藝人如果能學習MJ在This is it 紀錄片中所強調的"拯救地球"及"把最好的表演呈現給歌迷"之精神就夠了! 而不是想僅藉著摹仿或抄襲MJ演唱會的幾個點子,就表演給歌迷看; 或到台灣,中國以外的幾個國家表演就稱作"世界"巡迴演唱會. 如為後者, 那此演唱會除了無法如一件藝術品流傳後世外,更流於嘩眾取寵或東施效顰之等級!
一位台灣歌迷於MJ逝世一週年對MJ致上最高的敬意與悼念,同時感傷台灣媒體, 歌迷及藝人對MJ逝世後呈現的冷漠與省思!